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湿地和河湖保护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海洋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综合整治等重大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历史欠账多、问题积累多、现实矛盾多,目前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仍存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日前自然资源部会同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在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617号提案时对生态修复工作的主要考虑、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作了如下回复。
一、主要考虑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自然资源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认真履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积极开展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试点、国土综合整治、尊龙人生就是博官网、海洋生态修复等工作,持续完善生态修复政策制度,研究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增强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工作安排(三)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指导试点城市加强“无废城市”建设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期间,生态环境部建立“无废城市”技术推广平台,发布先进适用技术74项,其中8项技术在试点城市落地。试点城市自行筛选应用110余项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探索形成了“废弃矿山”到“金山银山”的生态修复模式和利用固体废物开展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与多元化发展的模式。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依托“无废城市”建设,加强与项目承担单位的成果交流和联合研究,继续指导地方推广“以废治废”等生态修复模式。
(四)建立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生态环境部通过线上咨询与线下服务互动、公益支持与市场机制结合、开放共享与供需对接统筹的方式,加快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根据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热点需求,发布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重大活动信息,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成熟度高的技术、技术应用、综合性生态环境治理的典型案例,并及时发布相关技术需求信息等。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依托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指导地方继续加强先进技术应用,提升研究成果对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的科技支撑。
(五)建立市场化投入机制。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陆续出台了《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对社会资本参与相关领域生态修复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支持政策;同时发布了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成功典型案例,为各地探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提供了经验借鉴。目前,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有关意见,拟通过创新自然资源领域激励政策,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修复。下一步,待有关意见出台后,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不断完善生态修复市场化投入机制。
(六)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拓宽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文明建设市场化投入渠道,构建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缓解政府和社会主体资金投入不足问题,2020年,财政部出资100亿元,引导相关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主要投资于包括生态修复在内的绿色发展相关领域。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符合条件的生态修复项目和生态修复技术企业可积极与基金对接,争取基金市场化投融资支持。
来源:自然资源部